立即聯系
17322303616
立即聯系
17322303616
時間:2023-09-18 深圳市為科企業服務有限公司
如果有一天你突然發現你的賬戶不能提現了,并且賬戶郵箱還收到了帶(Temporary Restraining Order)的郵件,里面寫你的店鋪因為侵犯了誰誰誰的知識產權,所以賬戶被凍結,并且郵件里有對方律所的信息,那么大概率就是遭了。
既然是詳細拆解,那就先從對方投訴你之前做了哪些動作呢?
01原告委托律所
02律所進行侵權
調查取證
03向法院提起訴訟并
申請TRO臨時
凍結令
04發給平臺要求平臺
下架鏈接并凍結款項
在取證階段,原告或為其委托律所會假裝客戶在賣家的店鋪下單,下單之后不一定付款,成功下單購買的產品或者是訂單截圖即可作為商家出售侵權產品的證據。然后前往法院立案并申請TRO臨時禁令。所謂的TRO就是Temporary Restraining Order 臨時限制禁令的縮寫,TRO是一種臨時措施,有效期一般為14天,意在短期內制止知識產權侵權行為,過了14天一般都會再次申請。其實期間是有很多細節和機會來把損失挽回到最小的,或者說是和解的最佳時機,當然是你真的存在侵權情況。 有沒有侵權,作為店鋪賣家,這點數應該還是會有的。
比如他投訴你的時候你知道了(從權利人起訴,到下發TRO,法院不會通知商家任何信息),就可以提前做出合理應對以減少損失,包含但不限于 提現資金,處理庫存,轉移產品,停止銷售,對接國內服務商協調和解(有國外有些律所是不回復私人郵件,只對接律所郵件),向法庭提出請求駁回原告等等細節操作,。
賣家一般收到TRO的時候同時也會收到平臺的侵權郵件通知,此時款項已經凍結了。此時賣家一般有三種解決方案:
1. 積極應訴。選擇這種情況的賣家一般庫存或者被凍結的資金較大,店鋪價值高,侵權數量少甚至并沒有真正的侵權。
2. 和解賠錢。大部分賣家凍結資金不多,或者是想要急于拿回店鋪,一般就會選擇和解。
3. 棄店不理。有的賣家因為店鋪比較新或者是要求賠償的金額太高,選擇放棄被凍結的資金和店鋪。
三種解決方案不是必須只能選擇一個,應訴的同時談判爭取和解,或者是談判和解之后發現金額過高,最終選擇了放棄,這些情況都有可能發生,最終要看案件的具體情況。
這邊賣家被凍結了,那邊律所的法律流程也在繼續。
TRO下發---原告律所發送傳票(SUMMONS)給被告---原告申請初步禁令(PIO)-審判--賠償
SUMMONS下發之后,被告有21天的時間可以答辯,從原告以合法渠道將訴狀和傳票送回答之日算起。通常被告可以請求法院延長答辯期。如果被告的郵箱沒有收到來自原告律師的傳票,可以向法院申請撤訴。
如果被告要和解的話,可以開始委托律師聯系對方律所進行談判和解了。
如果要應訴的話,此時更應該積極委托律師開始行動。首先可以提交駁回起訴動議(Motion to Dismiss), 在不需要反駁對方的事實主張前提下提出抗辯理由,比如文件送達瑕疵,法院無管轄權,原告主張不符合法律要求等。或者可以提交答辯書(Answer), 反駁對方。同時如果需要反訴(Counterclaim), 那么在初步答辯的時候也應提出,即認為原告應該賠償您的損失。
收到SUMMONS前后,被告可能也會收到來自原告律所的PIO (Preliminary Injunction Order)初步禁令申請通知。因為TRO的有效期通常只有14天,原告為了獲得更長的禁令,通常會向法院申請簽發PIO(初步禁令),PIO的有效期可以維持到訴訟結束。
與單方面即可申請的TRO不同的是,原告在申請PIO時要通知被告,以便被告有時間準備抗辯。法院會舉辦一個聽證會,允許雙方提交證據和辯論,在聽取雙方意見后再決定是否要下發PIO。如果被告被通知后缺席了該會議,法院可以在此情況下簽發PIO。如果被告參加聽證會并陳述合理理由,有可能會阻止PIO的簽發,這是最快,最有效,且最經濟的阻止PIO生效的方法,平臺資金會在案件結束之前解凍,被告也可以爭取更多的主動權。
跨境侵權 商標侵權 專利侵權 版權侵權 亞馬遜侵權 侵權和解 侵權應訴
接下來就到了應訴時間,如果需要應訴,就需要委托律師,出庭抗辯。
如果不應訴,則需要跟原告達成和解,雙方簽訂和解協議,向法院申請撤訴,要求第三方電商平臺解除賬號限制。
總之,對于應訴的賣家們來說,需要積極跟進法院信息,主動把握每一次抗辯的機會,盡量最大可能性的降低損失。而對于和解們的賣家來說,可以用最快的方式要求律師盡快與對方聯系取得和解,也可以根據案件動態委托律師靈活應對。
最后,我們匯總了一些和解賣家們經常會遇到的問題:
1. 律師聯系對方后一般多久會有回復呢?整個流程要多久?
原告律所初次回復快的話1周左右,國內這邊我朋友公司基本可以做到幾天內,主要看對方律所忙碌程度和回復快慢,還有對方可能在進行訴訟程序或者是向平臺索要店鋪的銷量,銷售額等信息,以便提出和解金額。
因為我朋友公司長期合作的國外律所團隊負責人和幾家比較大的流氓律所接觸時間久了,大家又都是圈子里,很多事情處理起來會比較順暢,溝通時效比較高。
在提出和解金額之后,雙方律師會進行進一步談判,達成共識后簽訂和解協議,支付和解金,對方撤訴。整個流程一般可能需要幾個月左右。朋友公司最近一個案子因為春節假期耽擱,和解下來不到1個月,現在在等對方通知亞馬遜平臺解封賬號了。估計這幾天店鋪就可以恢復正常。這個賣家余額比較少不到1w到,所以相對好談,進度會比較快,如果不算春節 差不多2-3周就可店鋪解凍成功。
2. 如果確實侵權的話,一般要賠償多少錢呢?
沒有固定額度,一般會跟店鋪被凍結的金額以及侵權產品的銷量或店鋪余額有關(現在HSP律所2023年開始逐漸偏產品銷售額計算了)。總的來說,侵權產品的銷量越高,和解金就會越高,并且可能出現遠超凍結額的情況。如果侵權產品銷量較低,則相對來說和解金也會比較低。對于對方律所報價的和解金,雙方律師可以進行進一步協商,如果最終的和解金過高,可以考慮放棄和解。
3. 店鋪的銷售數據是以被告提供的為準嗎?
不是,一般原告都會要求第三方電商平臺提供被告的銷售數據。所以就賣家就如實告知國內對接律師的準確店鋪相關數據,也方便把握。而且這個金額也要看國外律所是按侵權產品的銷售額談還是按賬戶余額談,所以這里面又涉及到諸多細節上的處理和操作,沒有經歷過的賣家還真容易出問題,對順利處理幫了倒忙。所以發生了侵權后,及時評估處理方案,采取對應的操作方法,盡可能降低金額,降低談判的難度和處理案件的總費用。
4. 和解之后,庫存的侵權產品還可以繼續銷售嗎?
不可以。一般在和解協議里面就會有明確的規定不得繼續再出售侵權產品。如果要想取得品牌方的正規授權,那么對授權條件,拿貨渠道,出貨地區都需要委托律師進行進一步的詳細溝通,而庫存里的侵權產品一般是山寨產品,不能再次出售。
5. 我確實因為不了解知識產權,導致的無意侵權,后續有辦法可以避免嗎?
知識產權侵權主要包含了商標,專利,版權三個板塊。大部分發起侵權訴訟的都是比較大牌的產品或者知名的IP,那么在產品開發階段就需要做好這方面的規避工作,盡量不要做大牌產品的山寨產品,擦邊產品,LISITING里面也要盡量避免使用對方的商標名,至于知名的動漫,電影IP則很有可能侵犯對方的版權。
另外,目前已經開始有一些中小型有自己知識產權的企業也開始發起侵權凍結,所以如果產品有一定潛力的話,最好還是要自己進行微創新,爭取擁有自己的知識產權。